科迦村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普兰镇辖区范围内,地处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科迦——藏语“定居”之意——“既来之,则安之”。据史料记载,科迦寺于公元996年由大译师仁钦桑布创建。科迦村是以科迦寺为中心,围绕整个寺庙修建而来,先有科迦寺后有科迦村,村因寺而得名。2019年1月,科迦村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科迦藏戏团团长 达瓦洛珠
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特有的地域文化,科迦村有着悠远的外贸通商历史,充满异域风情的普兰飞天服饰,就连藏戏这样有着深厚积淀的藏族文化在这个边境古村落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
据科迦藏戏团团长达瓦洛珠介绍,科迦藏戏和拉萨藏戏对比,从唱腔到舞姿、再到曲调,都不一样。“我们的鼓与寺庙里的一样,是长柄鼓,敲法与其余地方不一样,跟印度鼓敲法有点相似。”为此,达瓦洛珠认为,在西藏164个藏戏团中,他的藏戏团非常与众不同,很有市场。这也是从2001年起,已经8次受邀参加拉萨雪顿节的原因所在。
达瓦洛珠今年40岁,既是藏戏团的管理者也是演员,高大魁梧的他经常出演“猎人”角色。达瓦洛珠的表演本领是从小看爷爷,爸爸表演学到的。他记得自己第一次登台时18岁。祖辈传承,耳濡目染也是藏戏团其他成员的学习方式。
科迦藏戏团表演现场
目前,科迦藏戏能演出五种曲目:《洛桑王子》《卓瓦桑姆》《白玛翁巴》《朗萨翁布》《直美贡丹》。其中,最经常表演的是《洛桑王子》。“这部戏是需要表演时间最长,表演难度最大,表演起来最累的。但这个故事和我们普兰有关,这也是我们最喜欢它的原因,大家都希望把故事传播出去,告诉更多的人。”达瓦洛珠说,《洛桑王子》讲述的是象雄时代洛桑王子和爱妃的故事,故事背景是普兰境内的圣湖玛旁雍措,剧情中的古宫寺,王宫在普兰县城里都可以找到遗址。
表演完整《洛桑王子》需要8个小时,只有雪顿节和科迦村男人节才有这样的机会,平时一般只表演片段。
在精神消遣选择并不多的年代,藏戏对于这个边境小镇,与其说是一种舞台艺术,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方式。“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的表演都是义务的,没有报酬,只给一些盐巴,但大家的表演热情特别高,过节的时候表演,农闲的时候表演,所有高兴的都可以表演……全村一半人都会参与。”达瓦洛珠回忆说。
科迦藏戏团表演现场
目前,600多人的科迦村,藏戏团由18人组成,除了两个老人,其余是中青年。面对传承人的后继乏力,达瓦洛珠表示理解,但也无奈:“对于年轻人的选择不能进行简单的文化绑架,他们的选择有自己的理由,一是现在娱乐消遣的方式更加多元,能够欣赏藏戏艺术的行腔之美可能需要年龄的积淀;还有一个更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单纯依靠藏戏表演收入,不足以支撑他们的生活。他们也想发展藏戏,但面对一份收入不错的务工机会,内心就会很挣扎。”
所幸,藏戏做为藏文化的“活化石”,传承与保护问题得到了中国各级政府的充分重视,现在科迦藏戏团每年会收到国家补贴25万和西藏自治区的经费补贴2万元,县里也给藏戏团添置了新的演出服。达瓦洛珠正在寻思着曲目上能否结合时代主题进行创新。
科迦藏戏团老艺人嘎琼巴
藏戏团里的最长者嘎琼巴今年80岁,15年前他就从演员转型成敲鼓者,有时也会对年轻人的表演给一些指教。他说只要还能做点什么,就不会离开藏戏团。
科迦,这座藏西南古村落里,每代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守候着他们的精神家园。